小女孩像春天的小树,迎风见长,好像只眨了眨眼睛,忽地就从柔软的嫩芽长成了挺拔的树苗,冷不丁站在了面前。
姒璟听太子背诵《诗经》时,突然这样想。
太子正是垂髫之年,面如银盘,目如静夜,嗓音清脆,吐字利落,腹有诗书,谙熟于心:
“棠棣之华,鄂不韡韡。
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
死丧之威,兄弟孔怀。
原隰裒矣,兄弟求矣。”
姒璟认真听着,听着听着就想起了哥哥。
棠棣之树鲜花盛开,花萼花蒂光辉美丽。
今世今日众人情义,不如兄弟相爱相亲。
生死存亡危难之际,兄弟彼此满心挂牵。
流落异乡抛尸原野,兄弟寻觅不畏苦辛……
姒璟跟哥哥,像花萼花蒂一样岁数相差无几,却是非常糟糕的兄弟。
姒璟儿时和母妃寄居在外,后来随母亲出入东宫,搬进了姐姐在宫外的别馆。哥哥和贵妃住在南宫,离父皇很近,似乎更像一家人。皇室关系暗流涌动,不知怎的,他跟姐姐越亲近,跟先帝和哥哥就越疏远。偶尔跟哥哥玩耍,总要被捉弄。等到哥哥登基,他又因姐姐曾经的青眼备受兄长忮忌。哥哥无能,一手把家国送到了生死存亡之际,他趁势登基,收拾残局,为保兄弟之情,送哥哥远结外邦和亲。哥哥却又想趁他待产引外敌入京夺权。没奈何,他只好将哥哥流放到了北海。
谋逆之罪,遇赦不赦。哥哥流落异乡,孤独困苦,年年上书恳求回京,而他这个弟弟和众臣一样——
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绝不可能允许他回京,甚至也绝不会允许他归葬故土。
姒璟在心里叹了口气,为他和父兄浅薄的因缘。
好在,他可以安慰自己,他已经有了完满的家庭,昨日之事唏嘘一下就罢了,不必压在心里。
姒璟耐心听她背完诗文和注解,含笑道:“背得好,解得也好,我儿为学日进。”
他将女儿抱在膝上,若有所思,忽然问道:“和安想要一个娣娣吗?”
太子抬头看了一眼父皇的脸色,从膝上跳下来问:“父皇问的,是国事,还是家事?”
小女孩一本正经,天子也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,道:“国事如何,家事如何?”
“国事任君王,家事由双亲。儿想不想,有何干系?”
天子轻轻弹了弹书页,笑道:“既是国之储君,家之长子,怎么与你无关呢?”
太子仰头眨了眨眼,慢慢答道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儿想不出答案。”
天子笑着抱起女儿,对她的聪敏谦逊称赞一番,心中郁气渐消,就这样揭过去了。
大人常常询问小孩问题,多半并不真的要听取意见,只是想玩耍凑趣,或者安慰自己。即使孩子的回答新奇有理,顶多博得一点笑声或赞誉,没有多少人真的按照孩子的想法来做。
家里有聪敏的孩子,长辈总难忍住炫耀之心。事情传到外朝后,姒璟听众臣称赞一番太子聪颖好学、孝亲敬上,很是得意,旁事全没放在心上。
余至清听了,却隐隐有些奇怪。他是家中独子,母亲三十六岁才生下他,觉得孩童天性自然,只要不出格就不需横加约束。父亲全然顺从母亲,阖家对他爱如掌珠。虽然家教良好,不过他自以为少年时说好听点是直率洒脱,说难听点其实是得理不饶人的鲁莽张扬——也是后来碰了几次壁,才慢慢谦逊起来……
太子出身皇家,是帝裔三代唯一的嫡长女,天下至贵,又天生聪颖丽质,是双亲捧在手里的娇儿,宫中上到太后下到宫人个个都喜欢她,不应吃过什么苦楚。她从小沉静,不苟言笑,这是她的天性,余至清一直看在眼里,但要是连些小事都不抒发己见,好像也太谨小慎微了。
他一向精力旺盛,心念一转,当即派人取了弘文馆的教案翻阅,又传召女史问询。
废帝被送去了北海牧羊,流毒却实在不浅。弘文馆的学士多半经历过帝京动乱,有人教导太子时,总告诫她君王之任需慎重云云——道理确然如此,不过太子本就沉静,过犹不及。师者当因材施教,显然这几个学士不够合格。
余至清行事雷厉风行,不过片刻便拟好旨意,当天姒璟便批示允准,撤换了弘文馆的一半学士。
世上聪明人太多,有人从故事里听出太子的聪颖,有人从故事里听出学士的失职,也有人从故事里听出了另外的意思。
按制,天子设六宫,有一后、三辅、九宾、二十七侍人,八十一御仆。如今六宫唯君后一人,朝野传为美谈,却与礼制不符。
礼部不愿触当政的楣头,一直装聋作哑。耐不住,总有人以为时移世易,色衰爱弛,想走一走简在帝心的捷径,进言采纳良家,以充六宫。
理由是现成的:帝后子息不足,至今膝下只有太子一人。
宫中之事,外人不曾得知,所以妄加推断。太医令很清楚,天子再无所出
情欲小说